記者從廊坊市政府新聞辦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1年度,廊坊市共有1148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46.28億元。
今年以來,廊坊市稅務局將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作為“一把手”工程,建立工作臺賬,深入宣傳輔導,加強精準監管,確保政策優惠應知盡知、應享盡享,不斷增強企業創新發展活力和動力,助力廊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宣傳+服務”,確保政策應享盡享
“我們企業擁有多個研發項目,并取得了相應的知識產權,但是已經享受到可觀的小微企業稅收優惠了,所以在申報初期就未進行申報。但是稅務干部仍然耐心地對我們進行輔導,讓我們充分認識到產品研發對企業的長期利好,2021年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金額228.83萬元。下一步,我們會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科技研發中,出好產品,做好業績,為大城縣域經濟發展作貢獻。”河北信達密封材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徐苓苓說。
廊坊市稅務局圍繞“宣傳+服務”扎實開展三方面工作,講解政策意義,輔導流程申報,確保稅收優惠落到實處。通過電話對企業進行初步輔導1000余次,了解納稅人基本情況,普及最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規定,找尋納稅人不愿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根本原因,從稅收角度打消納稅人的顧慮。實地調研輔導110余戶企業,從根本上確定納稅人立項報告及研發活動是否符合政策規定,用心、用力、用情輔導納稅人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開展專項流程輔導,普及相關企業享受政策的具體流程,即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等。
三河同飛制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浩雷說:“公司注重科技創新與人才智慧雙引擎驅動。近年來,三河市稅務部門通過‘電話直通+視頻連線+上門送需’進行組合式輔導,為企業點燃創新發展的‘火種’。2021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2892.69萬元,這讓我們有更多精力聚焦工業溫控核心技術研發,拓展數據中心領域溫控產品業務,有力促進企業向‘智’造邁進。”
“輔導+規范”,助力企業紓困解難
河北政通電器有限公司主要申報的研發項目有耐腐蝕高強度節能型電纜橋架的研發等多個研發活動,目前正在申請相關知識產權,但是在財務會計歸集的數據上不充分,在賬上體現的數據不準確,未下設研發支出相關會計科目,且該企業雖在申請高新資格之際已申請獲得相關方面的專利證書,但在今年匯繳時并未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文安縣稅務局及時為納稅人進行輔導,普及相關知識,按照具體措施進行歸集,并對歸集的數據進行后期核查,力促納稅人合規、合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幫助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60.20萬元。
廊坊市稅務局針對會計核算不健全的企業,圍繞“輔導+規范”扎實開展兩方面工作,不拘泥于形式,靈活解決個性化問題。一方面,及時入企實地調研,聯合企業的財務及研發部門了解具體情況,根據企業本年度的立項報告書,確定是否屬于研發活動,重點規范企業材料設備使用時填寫相應的項目領用單,注明該材料的用途,多個項目中的直接投入費用按規定合理分攤,項目完成時提供結項報告或者鑒定意見書等證明材料。另一方面,規范企業財務制度,規范研發項目目標、總體預算、進展情況等,幫助建立研發項目專用賬戶,合理界定及歸集研發費用,做好研發費用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工作,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確保企業應享盡享。
“合作+溝通”,加強部門協同共治
廊坊市稅務局圍繞“合作+溝通”與其他部門開展配合,共享信息,推進政策落實。一方面,強化工作銜接,與市工信局、市科技局聯合舉辦全市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政策解讀專題會議,重點解讀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科技創新等政策,引導更多企業投入研發,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同時與科技局召開廊坊市推進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落實工作聯席會議,開展進千企入園區“送政策、問需求、強服務、解難題”集中走訪月活動,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另一方面,有效溝通信息,在辦稅服務廳設置共享專區和專欄,加強部門間政策、系統平臺、信息資源共享共用。提高各方對研發活動的判斷能力,進一步加大政策落實的力度,將從科技部門取得的153戶未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評審名單和從統計部門取得的566戶填報研發費用的規上企業名單進行篩選比對,詳細掌握產生研發費用的企業信息,完善底冊臺賬,使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應享盡享。
“公司創新發展的背后是稅收優惠政策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們圍繞麻醉和呼吸醫療技術,在知識產權方面已授權專利27項。2021年,我們已經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942萬元,預計今年能夠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528萬元,這無疑讓公司的系列化呼吸機開發底氣更足,能夠更加專注于麻醉機、VG50呼吸機、OP350電動手術臺等醫療設備的研發。”河北誼安奧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王寶江說。
近期,省科技廳、稅務局、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若干措施>的通知》,確定了6大類19項具體措施。接下來,廊坊市稅務局將會同其他部門,按照《通知》具體要求,積極落實各項措施,讓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惠及更多企業,積極營造全市科技創新的氛圍,促進更多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在高質量發展中跑出廊坊“加速度”。(記者祝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