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10時18分,隨著“開始起吊”的指令發出,廊坊臨空經濟區國際會展中心項目的首拱緩緩升起,吊裝就位校正、臨時固定焊接、構件脫鉤等工序一氣呵成,最終拱段成功合龍。
本次首拱鋼拱架跨度54米,最高點44.3米,最大截面為2.5米*0.8米箱型截面,板厚為40毫米,整榀鋼拱架重量約270噸。面對單根構件重量大、安裝精度要求高、厚板焊接難度大等施工難題,項目管理團隊邀請專家科學制定施工方案,充分考慮結構自重、風荷載、溫度變化等影響安裝精度的可能因素,并運用計算機對整體施工流程進行反復模擬分析,確保吊裝一次成功。
廊坊臨空國際會展中心項目黨支部書記位石圈告訴記者,該項目是臨空經濟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為保證項目按期完成,中建八局發展建設公司嚴密策劃,統籌項目各項建設任務,先后抽調各項目骨干管理人員200余名,細化工作分工,力爭快速建造,完美履約,確保2023年“5·18”廊洽會順利召開。
臨空國際會展中心地上鋼結構首跨成功合龍,為整個登錄廳的鋼結構安裝提供了經驗數據支撐,是登錄廳整體施工進度保障的前提。接下來,廊坊臨空經濟區將全力沖刺鋼結構吊裝整體完成任務節點,早日建成國際一流會展平臺。
10月的廊坊氣溫微涼,走進廊坊臨空經濟區,到處是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國藥科技城·醫藥供應鏈CSO中心項目總投資1.85億美元,主要建設高標準倉儲物流中心、冷鏈中心、分撥中心、集采結算中心、綜合樓等建筑。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主體結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預計年底前項目完工。”在項目現場,項目經理熊曉華詳細介紹項目進展情況。
該項目是臨空經濟區引入的現代商貿物流企業之一,對于臨空經濟區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優化產業布局、形成產業集聚具有龍頭引領帶動作用。該項目致力于依托國藥集團在醫藥流通行業的龍頭地位,整合國藥集團體系內及其行業上下游工商企采分銷、物流倉儲、貿易結算、電子商務、展覽展示為一體的供應鏈CSO中心。建成后,年銷售結算額不低于30億元,年稅收不低于1.1億元。打造臨空經濟區生命健康產業集群,形成臨空經濟區生命健康板塊的龍頭支柱。
藍天白云下碧水綠地,19米挑高的清水連廊將12棟單體建筑相連,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設計精巧、氣勢宏偉……走進廊坊臨空經濟區臨空中心,記者不由得被眼前的建筑所震撼。
廊坊臨空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雷說:“作為臨空經濟區獨具國際特色的首個地標性建筑和首個億元樓宇項目,臨空中心將承擔國際技術創新合作、境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國際科技人才引進、國際科創項目落地、國際交往等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方面的重要任務,以及規劃展覽、行政審批、培育龍頭企業、促進區域主導產業發展、引進高端技術人才等主要工作。”
今年8月,廊坊臨空中心創新基地入選“科創中國——國際創新類”創新基地首批名單,成為全國16家“科創中國——國際創新基地”之一。
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河北側3號主卡口,隨著“直接放行”的提示音,載有來自西班牙、智利、法國等國家凈重60噸進口貨物的3輛集裝箱車輛,通過大興機場綜保區海關智能卡口實現“秒級”放行。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是國內首個跨省級行政區域建設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按照“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管控、統一考核”的要求,建立統一高效的綜保區管理體制,在全國率先打造“一個系統、一次理貨、一次查驗、一次提離”的區港一體化通關模式,建設全國首創的綜合保稅區跨界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標桿。
自今年4月25日首批貨物通關以來,該保稅區實現進出口額1.69億元,重點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加快推進。目前,該保稅區注冊企業85家,公共庫、多式聯運庫、保稅智能物流和倉儲中心總計約13萬平方米投入使用,新加坡南洋投資興建的民生物流供應鏈項目、上海醫藥保稅物流項目、生物醫藥保稅研發孵化器項目、物流港項目均已破土動工,預計帶動區內產值百億元以上。(記者祝雪娟 通訊員孫亞安 劉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