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豐收時節。在行唐縣的“沙河水鄉”現代農業園區,空氣中彌漫著陣陣菊花的清香,大片皇菊在秋日的陽光下盛開,花瓣重重疊疊,千姿百態,村民們穿梭于花間,一派忙碌的景象。
著眼“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的發展定位,2019年,行唐縣“沙河水鄉”現代農業園區引進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優良品種皇菊花,發展特色高效農業。
“依托皇菊種植,不僅可以制茶銷售,還能發展觀光采摘。”行唐縣“沙河水鄉”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嚴呈祥向記者介紹,還邀請記者現場體驗菊花采摘。秋日暖陽、采菊花間,收獲了一番別樣體驗。
目前園區種植皇菊花400畝,給鄉親們帶來了可觀的收益。“春天育苗,夏天除草,到了秋冬季節摘菊花、做菊花茶。”在園區打工的村民杜三說,“在這兒上班,守著家近,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一個月能掙2000多元,挺好的。”位于南橋鎮東安太莊村的“沙河水鄉”現代農業園區輻射帶動了周邊10多個村的1000多名群眾就業。嚴呈祥說:“園區還將進一步拓展休閑觀光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帶動全域旅游發展。”
金秋時節,不僅皇菊花開正盛,紅薯也迎來了收獲季。紅薯是行唐縣的名優特產,常年種植面積穩定在2萬畝左右,紅薯產業已經成為當地農民致富增收的一個主要渠道。日前,記者來到行唐縣南橋鎮西安太莊村的紅薯種植基地時,正趕上村民在田間分揀、裝箱。
“連日來,紅薯陸續成熟,我們正在抓緊收獲。”安太有機紅薯種植基地負責人王小娟一邊在田間勞作一邊介紹:“我們種植的‘煙薯25’是專門用來做烤薯的品種,烤出來軟糯香甜、流油流蜜,特別好吃。”記者在現場看到,紅薯收獲都是由機器采收,然后人工分揀、裝箱。“畝產紅薯4000斤左右,畝收益8000多元,我們的日子比這紅薯還甜。”王小娟高興地說。
近年來,行唐縣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依托行唐縣的地理環境優勢、特色產業生產條件和市場需求,重點推動了蘋果、紅薯、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發展。“我們依托園區資源優勢,‘特’字當頭,發展了‘東安太’皇菊花,著力打造華北最大的皇菊花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休閑農業特色產業基地。我縣大力發展蘋果種植,目前‘東安太’蘋果種植面積達到2800畝,產量達7000噸。此外,我們還重點發展了行唐紅薯和中藥材種植,有效帶動了農民致富增收。”行唐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鐵牛介紹完,還不忘向市民發出邀請,“‘東安太’皇菊、行唐紅薯、中華壽桃等都迎來了豐收,歡迎大家前來觀光采摘。”(記者 周毅玲 馬靜 張超)